国内主要华团备忘录
“反对增加华小和淡小第一阶段的马来文节数”和
“反对各源流小学以马来文作为
《马来西亚我的国家》新科目的唯一教学媒介语”
呈予首相拿督斯里纳吉
2009年12月17日
1. 前言
教育部课程发展司于11月9日召集相关教育团体,包括了董总、教总、华总和全国校长职工会出席课程改革会议。在有关的会议上,课程发展司建议华小和淡小第一阶段(一二三年级)的马来文节数从原有的270分钟(9节)增加到360分钟(12节),即和国小第一阶段的马来文节数一模一样。随着马来文科节数的统一,华小和淡小也将采用与国小相同的马来文课程纲要和考试,以便各源流小学的马来文达到同等的水平。
此外,课程发展司也建议在各源流小学第一阶段教导《马来西亚我的国家》(Malaysia Negaraku)新科目,每周一节课,并以马来文作为统一的教学媒介语,包括华小和淡小。
基于有关的建议违反了教学原理,而且完全没有顾及华小和淡小以各自的母语,即华文和淡米尔文作为主要教学媒介语的事实,因此出席会议的华团在会上明确表达了反对教育部上述建议的立场。
于此同时,出席会议的多个印裔团体也表示不同意教育部的做法,因为有关建议根本不适合在淡小实行。
虽然华团和印裔团体都传达了反对的立场,但种种迹象显示,教育部似乎执意要在2011年落实上述增加华小第一阶段马来文科的教学时间,以及在各源流小学以马来文教导《马来西亚我的国家》的建议。这些建议一旦落实,将直接破坏华小和淡小分别以华文和淡米尔文作为主要教学媒介语的特征,对华小和淡小的发展带来深远的负面影响。
有鉴于问题的严重性,并对国家教育的发展造成莫大的冲击,尤其是影响母语教育,包括了华小的完整性,因此我国七个全国性主要华团,即董总、教总、华总、七大乡团协调委员会、校友联总、留台联总和马来亚南大校友会,特向首相提呈此份备忘录,以反映华小的实际情况,并提出建设性的看法,希望首相慎重考虑,以确保所作出的任何决定,都必须顾及我国实行多源流学校教育制度的事实,并符合各源流学校的需求。
联署团体:
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
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
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
马来西亚七大乡团协调委员会
马来西亚华校校友会联合会总会
马来西亚留台校友会联合总会
马来亚南洋大学校友会